Site icon SimpleLearn

5 分鐘看懂 108 課綱|「數學領域」課程架構及學習重點

「數學領域」課程架構及學習重點

自 108 課綱開始實施以來,大家感受最大的不同就是素養。能夠將所學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並應用於其中,相信是素養最重要的精神。

而在這些不同領域的課程中,對許多人來說,數學會是一個需要花時間好好瞭解及學習的科目,尤其臺灣是一個以考試領導教學的教育,不考不學,要考才學的氛圍下,讓許多同學忽略在原課程架構設計中其實是可以藉此探索自己未來的興趣。

本文將快速帶大家認識12 年國教「數學領域」課程架構及學習重點,藉此來多瞭解自己的學習方向,並進而在高中學習數學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及未來大學科系所需來選擇自己的必修(數A或數B)及選修(數甲或數乙)課程,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數學領域」課程架構及學習重點吧!

1. 前言

許多同學到高中後,因大學入學端有非常多的科系要看數學成績的情況下,無論是11年級的數A或數B,12年級加深加廣的數甲或數乙的選擇,依舊會是以考招為導向的學習方式,而少了探索興趣的機會是比較可惜的。

大學入學端有非常多科系都要參採數學成績

也許有人會說,數學那麼枯燥怎麼可能會有興趣呢?學了微積分能做什麼呢?未來就業市場與數學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這些都是12年國教「數學領域」要帶給大家的理念與目標。就是希望在不同年齡、能力或興趣當中,皆能獲得足以結合理論與生活應用的數學素養。

例如在11年級數B中所學習的平面向量運算(正射影與內積,兩向量的平行與垂直判定,兩向量的夾角等),是可以應用在臉部辨識。

利用數B所學平面向量運算應用在臉部辨識(臉部特徵點)
圖片參考來源:http://3smarket-info.blogspot.com/2016/05/blog-post_501.html

或是利用12年級數乙所學的積分應用(連續函數值的平均,總量與剩餘意涵),來求消費者剩餘與生產者剩餘(如下圖)。

利用數乙所學積分應用求消費者剩餘與生產者剩餘
圖片參考來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

如果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多瞭解整個課綱規劃架構的意涵及學習重點,相信對許多同學在數學學習上會更有興趣與方向。

根據教育部所訂定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數學領域』內容,詳細說明12年國教的數學領域學習方向及規劃。本文將帶大家瞭解「數學領域」的課程架構與學習重點,提供同學在數學學習上或與師長討論未來應用時的參考。

現在,讓我們先來瞭解12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的理念及目標吧。

2. 12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理念、願景及目標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以下簡稱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以「成就每一個孩子 — 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

12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理念、願景及目標

瞭解總綱的精神後,將有助於各科的學習,就讓我們先來看看「數學領域」課程相關的重點吧!

3. 「數學領域」課程綱要

而數學領域課程綱要為呼應《總綱》理念及願景,訂定下面的理念及目標。

理念

目標

4. 「數學領域」課程架構

12年國教學制劃分為三個教育階段,分別為國小六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同時將其分為五大學習階段(各階段都有對應的年級)如下圖:

「數學領域」五大學習階段

其中第四學習階段(7、8、9年級),部定課程每週節數為四堂課。而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以下簡稱普高)為第五學習階段(10、11、12年級),其必修部分安排總學分數為16 學分的數學必修課程,也是大家特別關注想知道的地方,其中包括兩部分:

(一) 高中一年級(10 年級)8 學分。
(二) 高中二年級(11 年級)8 學分,分為A、B 兩類,學生擇㇐修習。而加深加廣選修部分,則在高中三年級(12 年級)安排8 學分的數學甲課程,與8 學分的數學乙課程。

5. 「數學領域」表現類別

十二年國教將原有的五大主題,變為「表現類別」,分別以英文小寫字母 n (數與量)、s (空間與形狀)、g (坐標幾何)、r (關係)、a (代數)、f (函數)、d (資料與不確定性)表示。

其中 r 為國小階段專用,至國、高中(普高)後轉換發展為 a 和 f 。師長及同學可藉由下表,瞭解在12年國教中學習數學的種類及大方向。

「數學領域」表現類別

將各學習階段學習類別,對照其學習表現及內容,學生在數學領域學習上將更能掌握其重要內容及方向。

將各學習階段學習類別對照其學習表現及內容

6. 「數學領域」學習內容主題

12年國教中各年級的學習內容,都可以根據「表現類別」(例如中學的 n (數與量)、s (空間與形狀)、g (坐標幾何)、a (代數)、f (函數)、d (資料與不確定性))做一個對應性。

例如:在7年級的時候為了打好一些基礎,所以數與量(N)代數(A)的比例較重。

7年級數學規劃架構

8年級時數與量(N)代數(A)還是維持一定學習量,但對於空間與形狀(S)占比則加大許多。

8年級數學規劃架構

到了9年級後幾乎以空間與形狀(S)為主要學習重點,並且在函數(F)資料與不確定性(D),也開始為高中課程的銜接做準備。

9年級數學規劃架構

提供這些資訊主要是幫助同學在學習上可以有整體性的藍圖概念,同時可以開始瞭解自己在數學類別上哪一部分特別感興趣,不僅可做為未來高中11年級數AB或是12年級數甲乙的選擇,同時將可以更明確知道大學科系所需要的數學需求在哪裡。

7. 「數學領域」各階段學習重點

綜合上述,我們整理「數學領域」相關資料,提供各階段的學習重點,方便師長及同學瞭解教育部在十二年國教中,有關「數學領域」的課程規劃及重點方向。

「數學領域」各階段學習重點

瞭解12 年國教「數學領域」課程架構及各階段學習重點後,下一篇文章將帶大家瞭解高中數學的架構及重點。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分享(請載名出處)追蹤,並持續關注最新文章。同時 FB 及 IG 也會不定期提供國內外教育與科技新知。

Exit mobile version